海胆

学习看上去很厉害的俳句,到底是什么东

发布时间:2022/4/30 17:44:13   
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说到俳句,你会想到什么?

是他吗?芭蕉桑~

不好意思放错图了

From《搞笑漫画日和》

这位才是

我们在许多日本文学作品中都能看到俳句的存在,柯南中某一集也出现过与俳句相关的案件。俳句之于日本,是类似我国古诗一般的存在。

但说起来,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俳句到底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俳句。

俳句的历史

俳句得从和歌开始溯源,最早的日本诗歌被叫做「记纪歌谣」,是《古事记》和《日本书纪》里记载的民间歌谣,类以于诗经。

「记纪歌谣」的形式还没有定型,但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片歌:五七七;

旋头歌:五七七,五七七;

短歌:五七,五七,七;

长歌:五七,五七,五七….七

短歌是最具代表性的形式,显然之后和歌的「五七五七七」和俳句的「五七五」格式便从此发端。

在平安时代后期,和歌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分界点,连歌开始出现。

连歌是将和歌的「五七五七七」形式拆分成前半句的「五七五」和后半句的「七七」,以对歌的形式进行创作。像对联一样,一人写出前半句「五七五」,另一人对出后半句「七七」。

连歌出现的意义在于从和歌中拆分出了「五七五」的形式可以单独创作,这也为后来俳句的诞生埋下伏笔。

其实俳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的正式称呼是「俳谐连歌」,「俳谐」的意思是戏作的,作为余兴的,可想而知这种文学形式在诞生初期地位并不算高。

直到明治时期,正冈子规才给了这种文学形式现在的名字——俳句。

「俳谐连歌」从贵族的传统连歌中独立出来以后,形成的第一个有影响力的流派被称作「贞门派」,取自这一派的创始人松永贞德。

贞门派发端自京都,仍保留着古典和歌保守温和的教养。

但是之后发端自大阪的「谈林派」就显得比较世俗了,或者美其名日轻妙阔达。

谈林派时期流行一种叫做「矢数俳谐」的活动,即在一昼夜的时间里写出尽可能多的俳谐出来,最高纪录保持者井原西鹤曾经在一昼夜的时间里写出了二万三千五百句,可想而知质量如何了。

到了松尾芭蕉的时代,芭蕉俳谐所创造出的「さび」「しをり」和「軽み」便是我们现在所了解的俳句的美学观念,分别对应了俳句之色,俳句之姿和俳句之意。

直到现在的日本,俳句还是抒情的好用文类,受到日本人喜爱,还举行了许多俳句比赛。

伊藤园“おいしいお茶”俳句大赛催生了不少名句,倡导“以自由书写心之风景”,时至今日已进行到27届。

更少为人所知的川柳

古典川柳和俳句都是来源于俳谐(连歌),要说三者的关系,就得从“连歌”说起了。

和歌的上句节律是5音-7音-5音,下句则是7音-7音,玩起来,节奏就变成了:

(5-7-5)-(7-7)-(5-7-5)-(7-7)-(5-7-5)-(7-7)-.….连缀不止。

“连歌”是贵族的玩物,平民有平民的玩法,和相对的“俳谐”应运而生。

俳谐和连歌的不同,在于题材和风韵,连歌好似交响乐,俳谐则像乡村摇滚。

按照日本俳句研究会的说法,川柳和俳句则诞生于俳谐和连歌,二者的定义及诞生方式是这样的:

「俳句は、この俳諧の連歌の発句(最初の句)が、単独で作られるようになったものです。」

「川柳は、付け句が独立したものです。」

例如一首连歌/俳谐:

(5-7-5)-(7-7)-(5-7-5)-(7-7)-(5-7-5)-(7-7)-...

粗体字为俳句,划线句则为川柳。俳句和川柳的区分是来源于化用自连歌的位置。

一般而言,学术界有些人认为俳句和川柳的不同在于:

俳句一般有季语(反映季节特色的词),川柳则不太做要求;

俳句是用文语,川柳多口语;

俳句重切れ字(断句词),川柳不重切れ字;

俳句多言花鸟风月,川柳望眼人情世故。

这种判定方法虽然绝大多数古典俳句有效,但面对现代俳句和川柳,则很容易出现问题。

毕竟,古典俳句可能歌颂人情世故,现代俳句也可以歌颂花鸟风月。

重视归纳总结的结论话,可以使用上面的区分方式,但这并不能解释所有情况。

日本有很多有趣的川柳比赛,如由第一保险举办,年年都让上班族笑出眼泪,贴近日常生活的「サラリーマン川柳」(上班族川柳),以及由一个老人之家举办的「シルバー川柳」(銀发族川柳)。

銀发族川柳精选

恋かなと/思っていたら/不整脉

恋爱了吗,原来是心律不整噗咚跳。

无农薬/こだわりながら/薬渍け

一边在意“无农药”,却是药罐子。

景色より/トイレが気になる/観光地

观光地,比起风景,更在意厕所。

上班族川柳精选

“ご饭いる?”/家にいるのに/メール来る

“要吃饭吗?”,明明在家,却用简讯问话。

ゴミだし日/すてにいかねば/すてられる

垃圾日,不去丢垃圾的话,就会被另一半丢掉。

好冷好冷……

《樱桃小丸子》中那个可爱又容易受伤的爷爷友藏,时常会冒出一句“友藏心中的俳句”。

爷爷用他自以为是的俳句,搞笑地演出了内心小剧场。但日本人都知道,那不是俳句,而是川柳啊??

难以翻译的俳句

有些专门研究日语的学者认为,俳句基本是不可能被翻译的。

为什么说俳句很难翻译呢?

因为俳句的意义理解需要极强的语境,它需要读者能够复现出俳句所描写的“景色”。

俳句的美不在那寥寥十七个假名的文字上,而在文字与情景的交互上,其内含的意义是(或者被认为是)无边界的,而任何对它的翻译和解释都会破坏了这种不受限的发散美感。

翻译后,虽然意思非常明白了,但其内含的美学意义则荡然无存,就像中文古诗词翻译成英语后,只能知晓意思,却无法感受到诗歌形式的韵律和意象之美。

所以俳句被翻译成中文之后,不是变成干巴巴的说明句,就是看起来很好实际上没什么内容的仿古打油诗,一般读者觉得很好的翻译,无非是根据原意的二度创作,其内涵和意境与原句相差甚远。

对此俳句翻译感兴趣的同学不妨去看看刘德有先生关于俳句的文章,或许能带给大家更多启发。

ウニなんて/わしもたべたい/だけどしめ鲭

海胆啊,我也想吃,但还是盐鲭鱼吧。

——友蔵心の俳句

穷,真的好心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